孔哲老师团队(5人) | ||
研究方向 | 信息材料设计与应用 | |
负责人 | 孔哲 | 孔哲,1982.03出生,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专业,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教师,浙江省材料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材料表面的修饰与性能研究及生物纳米材料的设计与模拟研究,在自组装单分子膜和石墨烯两种低维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论文《Charge-tunable absorption behavior of DNA on graphene》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杂志,《Study on preparation method for short-chain alkylsiloxan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and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copper on silica surfaces》发表于《Applied Surface Science》杂志。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 |
团队成员 | 段星 | 段星,1987.11出生,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15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多孔材料在气体存储,重要工业气体分离纯化,水处理等领域中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各一项,获得浙江大学2018年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一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7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9篇,包括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ical Communications,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s,Inorganic Chemistry,Crystengcomm,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发表在CrystEngComm的学术论文入选为当期的封面文章及2017年的高被引文章。指导本科生申请到2017年“新苗计划”一项,在第八届浙江省高校暨浙江大学材料微结构探索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省赛和第三届环保创意大赛分别获得三等奖,指导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两篇,获得2018年本科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
马世玉 | 马世玉,1989.12出生,女,博士,讲师。201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讲师。主要从事高温合金的微观结构分析,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透射电镜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在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Philosophical Magazine Letters等国际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2篇,多次参与相关领域会议。 | |
陈阿青 | 陈阿青,1984.07出生,男,博士,副教授。2015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2015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教师。 主要从事光电薄膜功能材料与器件,纳米功能材料和光、电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分子器件、纳米器件的量子输运理论计算。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模拟对新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论文《A new investigation of oxygen flow influence on ITO thin films by magnetron sputtering》发表于《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杂志,论文《Improving the oxidation potential of Sb-doped SnO2 electrode by Zn/Sb co-doping》发表于《Applied Physics Letters》杂志,论文《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super-high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of Cu doped SnO2 anodes: A theoretical study》发表于《Applied Surface Science》杂志。 | |
何志伟 | 何志伟,1986.02出生,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7年毕业于挪威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2017年获挪威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仿生智能表面、纳米材料自组装等领域的研究。例如,在超疏水表面、超低冰黏附强度防冰表面等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多篇论文发表于Scripta Materialia、Soft Matter、CrystEngComm等SCI期刊;在纳米自组装领域,合成了具有多种微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成果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SCI期刊。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已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主持2018年度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