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红老师团队(8人) | ||
研究方向 |
| |
负责人 | 唐俊红 | 唐俊红,教授,硕士生导师,材料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地球化学博士。 先后在原地矿部甘肃地矿局中心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所工作,2009,09-2010,07年浙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高访学者。 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科研及教学。先后主持和作为主要科研骨干参与科研项目28项。其中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第一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和横向项目25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教材2本。在教学方面,先后承担“环境毒理学” “环境地质学” “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学概论” “环境监测短学期实习” “珠宝鉴赏及其工艺设计”多门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并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毕业论文。 |
团队成员 | 杜佳 | 杜佳(1986年),汉族,女,黑龙江省生人,博士,助理研究员。 201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同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博士学位。现任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讲师职务。 主要从事环境毒理学研究,在纳米材料与持久性有机物单独与复合污染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在Environmental Toxic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其科研成果在污染物生态风险分析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黄进刚 | 黄进刚,男,博士,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环境系副教授、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从事污水处理理论及技术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废水中氧化态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8171)、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CRRF1301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C3301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430800)各一项,获2016年国际埃尼奖提名。曾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8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2011ZX07303-0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9BAC57B0408)、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课题(PCRRK09004)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Water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多项,授权5项。 | |
李欢旋 | 李欢旋(1988.07―― ),汉族,女,广西陆川人,博士。2017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2011年获广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系联合培养1.5年。 主要从事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修复,环境功能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研究。具体包括(1)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2)环境功能材料与合成组装、结构优化应用等;(3)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量子化学等理论研究。其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New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zero-valent iron surface oxidation layers in persulfate oxida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 solutions”被推荐评选为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第250期的Cover Article。 | |
韩伟 | 韩伟,1982年3月出生,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态学专业,2012-2013年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现任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环境与工程学院教师,兼任浙江金环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主要从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厌氧发酵研究,主编专著《厌氧发酵生物制氢》1本,教材《强化活性污泥处理废水工艺及其稳定性》、《环境工程微生物学》2本。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一区或top期刊论文12篇,二区论文6篇,入选高被引论文2篇,申请专利多项。2017年4月联合创建浙江金环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选湖州市2017年“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领军型创业团队B类(200万)资助。 | |
王春辉 | 王春辉(1987.9—),男,浙江宁波人,博士。2016-2018年在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018年10月进入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土壤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以及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归趋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等;参与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高校留学回国人员科研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emosphere, Scientia Horticulturae, Scientific Reports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一作6篇。现为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兼任Field Crops Research, Afric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期刊的审稿人。 | |
徐少丹 | 徐少丹(1988.01--),女,汉族,山东烟台,博士。2010年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15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17年在浙江大学与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化学学科领域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8进入永利皇宫入口412线路工作。 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的高效开发利用;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消除;环境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催化应用;表界面催化等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RSC Advances,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多篇。 | |
姚志通 | 姚志通(1981.12――),汉族,男,山西运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2012年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现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中国环境管理学会会员;兼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SCI期刊审稿人。 目前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包括电子废物处理处置,贝壳、蟹壳等海岛废弃物资源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2篇ESI Top1%高被引论文和1篇热点论文),EI论文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英文著作3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主持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开放基金1项。 |